少陵卧穷巷,作诗叹秋雨。坐令马群空,真欲洗万古。
乃知笔有神,宁复惭思阻。此翁已仙去,上界足官府。
下视五浊世,正自一尘聚。后学如秋蝉,聒耳了无取。
月卿折槛后,传家有仪矩。织成锦绣段,宫商寄鸣杼。
追还正始音,雅颂继皇武。即今风骚将,仅可一二数。
岂伊尘滓人,得此百世士。心源忽湛然,对面识诸祖。
何待登妙高,历险叹踽踽。便可咤善才,室中闻密语。
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 其二。宋代。曾惇。 少陵卧穷巷,作诗叹秋雨。坐令马群空,真欲洗万古。乃知笔有神,宁复惭思阻。此翁已仙去,上界足官府。下视五浊世,正自一尘聚。后学如秋蝉,聒耳了无取。月卿折槛后,传家有仪矩。织成锦绣段,宫商寄鸣杼。追还正始音,雅颂继皇武。即今风骚将,仅可一二数。岂伊尘滓人,得此百世士。心源忽湛然,对面识诸祖。何待登妙高,历险叹踽踽。便可咤善才,室中闻密语。
曾惇,字谹父,南丰(今属江西)人。纡子。高宗绍兴三年(一一三三)官太府寺丞,十二年知黄州(《能改斋漫录》卷一一),十四年知台州,十八年知镇江府,二十六年知光州(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七○、一五一、一五八)。 曾惇诗,据《能改斋漫录》等书所录,编为一卷。 ...
曾惇。 曾惇,字谹父,南丰(今属江西)人。纡子。高宗绍兴三年(一一三三)官太府寺丞,十二年知黄州(《能改斋漫录》卷一一),十四年知台州,十八年知镇江府,二十六年知光州(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七○、一五一、一五八)。 曾惇诗,据《能改斋漫录》等书所录,编为一卷。
游焦山后江行三十里收瓜州口月夜过金山作。清代。瑞元。 船从京口渡,水向海门流。岛屿一篝火,芙蓉三面楼。潮随明月上,山入大江浮。回首髫龄事,金焦同日游。
偈颂六十五首。宋代。释普济。 白鹤五通贤圣,瞥喜瞥嗔无定。闻名不如见面,见面依然错认。从来与渠水米无交,年年今日,钵盂安柄。因甚如此,鸡不吃谷,肫里有病。
同樊润州游郡东山。唐代。皇甫冉。 北固多陈迹,东山复盛游。铙声发大道,草色引行驺。此地何时有,长江自古流。频随公府步,南客寄徐州。
恭谒孝陵。清代。顾炎武。 闰位穷元季,真符启圣人。九州殊夏裔,万古肇君臣。武德三王后,文思二帝邻。卜年乘王气,定鼎属休辰。江水萦丹阙,钟山拥紫宸。衣冠天象远,法驾月游新。正寝朝群后,空城走百神。九嵏超嵽嵲,原庙逼嶙峋。宝祚方中缺,灾精且下沦。郊坰来猎火,苑籞动车尘。系马神宫树,樵苏御道薪。岿然唯殿宇,一望独荆榛。流落先朝士,间关绝域身。干戈逾六载,雨露接三春。患难形容改,艰危胆气真。天颜杳霭接,地势郁纡亲。尚想初陵制,仍询徙邑民。因山皆土石,用器不金银。紫气浮天宇,苍龙捧日轮。愿言从邓禹,修谒待西巡。
送郑德新方伯致仕。明代。朱诚泳。 霄汉勋名喜致身,薇垣望重自西秦。心应许国终怀赤,鬓为忧民早博银。公道定知归太史,清朝无愧作閒人。从今勘破黄粱梦,习静虚堂养谷神。
枕烟亭听白三琵琶 其一。清代。邓汉仪。 白狼山下白三郎,酒后偏能说战场。飒飒悲风飘瓦砾,座间人似到昆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