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慵余本性,放旷涵天真。自疑姑射来,藐然太古淳。
思与老彭游,坐阅冥灵春。世家守儒业,此志成越秦。
蹭蹬湛世伪,遂与英俊群。阔步处清禁,迎班趋紫宸。
高议预时事,客气矜要津。薪火不停焰,风波浩亡垠。
释筈前无的,将车后多尘。履地弗敢蹐,仰屋徒含颦。
兼济悼迟暮,独善惭隐沦。沥恳得嘉命,閒曹容病身。
性以净为体,慵乃德之纯。融师善知识,中散诚仁邻。
首慵废冠弁,腰慵捐佩绅。手慵如槁枝,足慵若奇轮。
耳目遗声色,鼻舌忘馨辛。内乐极委顺,中扃收精神。
大观齐诸物,万化同一均。祸兮福所倚,名与身孰亲。
何须人林壑,自是逍遥人。
閒居述怀。宋代。张方平。 疏慵余本性,放旷涵天真。自疑姑射来,藐然太古淳。思与老彭游,坐阅冥灵春。世家守儒业,此志成越秦。蹭蹬湛世伪,遂与英俊群。阔步处清禁,迎班趋紫宸。高议预时事,客气矜要津。薪火不停焰,风波浩亡垠。释筈前无的,将车后多尘。履地弗敢蹐,仰屋徒含颦。兼济悼迟暮,独善惭隐沦。沥恳得嘉命,閒曹容病身。性以净为体,慵乃德之纯。融师善知识,中散诚仁邻。首慵废冠弁,腰慵捐佩绅。手慵如槁枝,足慵若奇轮。耳目遗声色,鼻舌忘馨辛。内乐极委顺,中扃收精神。大观齐诸物,万化同一均。祸兮福所倚,名与身孰亲。何须人林壑,自是逍遥人。
(1007—1091)应天宋城人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,复中贤良方正科。历知昆山县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历知谏院,论建甚多,主与西夏讲和。累进翰林学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数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参知政事,反对任用王安石,极论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师致仕。既告老,而论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狱尤反复言之。卒谥文定。有《乐全集》。 ...
张方平。 (1007—1091)应天宋城人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,复中贤良方正科。历知昆山县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历知谏院,论建甚多,主与西夏讲和。累进翰林学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数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参知政事,反对任用王安石,极论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师致仕。既告老,而论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狱尤反复言之。卒谥文定。有《乐全集》。
旱雷。宋代。文同。 夏旱亦已久,众惧非常灾。茫茫大田中,赤风起炎埃。密云徒满空,甘泽竟不来。但闻南山下,日日喧怒雷。
奉和乐道。宋代。韩维。 昔闻有客荐扬雄,清世文章又见公。奏赋独高天下士,辞荣远继古人风。怀贤不啻三秋久,置酒须期十日中。幸有红芳妆点在,可无多愧白头翁。
路凤冈民部第中牡丹冬开寄题四首 其二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沈香亭北醉多时,霜后依然绝代姿。道是经秋浑不解,先春早发向阳枝。
赠万生。清代。屈大均。 寡妇得丹穴,礼抗万乘君。百尺怀清台,煌煌巴水滨。丈夫无货财,为德将何因。观时得权变,白圭诚智人。东南市玉帛,西北贸马牛。为君富敌国,五行运其筹。握土成黄金,丹诀藏浮丘。关中日转饷,地利如川流。功名何赫赫,谁知文终侯。
寄赵仓。宋代。许棐。 麾节交迎出帝城,满朝皆羡板舆荣。一州暂辍春风暖,八郡同瞻霁月明。吴苑莺花新管领,秦溪桃李旧生成。应怜倦卧寒窗者,煮药炉边听雪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