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华四载倦为客,乐事良辰岂得兼?官况甚于纱帽薄,酒怀聊为菊花添。
文章无用甘牢落,刀笔随宜谩伏潜。忽得新诗破孤闷,为君一笑起巡檐。
九日,次韵。清代。刘鹗。 京华四载倦为客,乐事良辰岂得兼?官况甚于纱帽薄,酒怀聊为菊花添。文章无用甘牢落,刀笔随宜谩伏潜。忽得新诗破孤闷,为君一笑起巡檐。
刘鹗(è)(1857年10月18日—1909年8月23日),清末小说家。谱名震远,原名孟鹏,字云抟、公约。后更名鹗,字铁云(刘铁云[1]),又字公约,号老残。署名“洪都百炼生”。汉族,江苏丹徒(今镇江市)人,寄籍山阳(今江苏淮安区)。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(龙川)之后,终生主张以“教养”为大纲,发展经济生产,富而后教,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。他一生从事实业,投资教育,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“教养天下”的目的。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、坚韧不拔,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。 ...
刘鹗。 刘鹗(è)(1857年10月18日—1909年8月23日),清末小说家。谱名震远,原名孟鹏,字云抟、公约。后更名鹗,字铁云(刘铁云[1]),又字公约,号老残。署名“洪都百炼生”。汉族,江苏丹徒(今镇江市)人,寄籍山阳(今江苏淮安区)。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(龙川)之后,终生主张以“教养”为大纲,发展经济生产,富而后教,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。他一生从事实业,投资教育,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“教养天下”的目的。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、坚韧不拔,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。
九日登高盖山忆旧游。明代。郑善夫。 此日经过高盖下,忽忆去年高盖峰。秪见黄花似往日,那堪衰鬓向秋风。烟霞不断重阳路,勋业犹疑三径松。旧国萧条岁复晏,布袍芒屩意何穷。
海上杂诗 其一。。汪精卫。 朝晖流影入云罗,尽熨风纹似镜磨。一种清明和悦意,欲将坦荡托微波。
采绿吟 夜泛,因忆蜀江旧游。。汪东。 浅碧琉璃展,记荡桨、柳碛花溪。蝉吟密树,雨催轻舸,风透綀衣。晚穿莲叶去,篷窗底、谩赓采绿新词。阻清欢,空回首,前尘如梦迢递。归卧小园中,躬耕愿、霜畦烟圃堪计。鼓角咽严城,又玉貌冲围。怅如今、心渺沧波,千丝网、无人赠西施。凉宵迥、残月棹回,惊乌乱飞。